走我的文學路,墊我的基礎石




第一節:那段無聊的國小日子裡


  
  相信大家國小不是在打game,就是窩在安親班吧?


  我家是採用放養的教育方法。
  所以從小就被丟在安親班(什麼?
  

  那一段在安親班的日子真的神無聊
  而書櫃的書,對一個非常有求知慾的小朋友而言,沒幾個禮拜就全翻完了
  所以我的魔手就從圖多字少的繪本伸向了字多沒圖的書了(附注音),像吳姐姐說故事、菜根譚、三字經的故事等等

  不過這些也只是打發了我幾個禮拜的時間,為什麼?因為看不懂啊,哈哈
  你要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耐下心來去看菜根譚?不得不說,那孩子未來必定無可限量,應該變成非文物遺址保護起來!
  小時候能講出什麼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內外要整潔~什麼的就不錯了,還想毒害小朋友去看一堆字的書?
  
  所以囉,小小的我斷然放棄這些會令我高人一等(?)的書籍,然後拿著國語詞語字典在那邊看。

  沒錯!客倌們!你們雪亮的眼睛沒有出錯,不喜歡看吳姐姐說故事的我,跑去抱著「國語詞語字典」在那邊看.......

  回首來時,我也在思考我那時候是哪裡壞掉

  而那時候,最不缺的功課就是查字典功課,所以我做完功課後,就打開字典的第一頁,開始背部首。
  你看!這小孩有多無聊,妳看看!!!(指
  背到我記得那時候部首有214還是216個部首,每天這樣背,最後接受到大家崇拜的眼神(純粹的獅子座)。

  這樣做的後果,後遺症(?)就來了。
  
  平均每次做查字典的功課,我都要做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之間。
  每次都在那邊會念的翻注音,不會念的翻部首、算筆畫。
  問題來了:老娘長到現在,注音表還不會背(我到底怎麼活過來的?!

  所以功課寫那個久就不意外了(馬的人生都耗在那上面了

  直到有一天,我要查的那個字,我真的懶得找注音也懶得找部首了(這孩子到底有多懶),想說可不可以直接翻
  什麼叫做直接翻?直接翻字典的意思就是隨意打開一頁,然後尋找我要找的那個字在那裡。
  聽起來很玄對吧?
  我那時候腦子不知道哪裡壞了,還是懶得出奇,反正就寧願亂翻浪費時間,也不願意照規矩來。

  可是神奇的一刻發生了!(magic!!
  我居然翻開的第一下,我要找的字就在那後面兩頁!!
  unbelievable!!怎麼可能!

  我趕緊把字抄一抄,又不死心的翻了幾下。

  然後我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:原來字典的順序是照部首來排的!(被毆死
 
  好啦,先不急著打我,你們知道我那時候有多震驚嗎!然後因為背部首背很久,所以都記得那個部首的順序,所以水部後面接火部都下意識的反應(因為氏气水火爪,哈哈),然後我就靠著這樣絕學,成功在二十分鐘內火速完成那項作業!(因為寫字寫太潦草會被安親班老師退件!!!!)
  
  之後一大段時間我看著字典兀自震驚。
  然後因為這件事繼續激起我念好字典這件事。
  所以每天做完功課(台灣學生的悲哀:永遠寫不完的作業),就會抱著字典在那邊啃(這熊孩子有多自閉啊)
  我就從字典第一個字:「一」開始看起,看他的解釋、詞語、造詞、成語,靜下心慢慢看。

  為什麼老娘那時候肯耐下心慢慢一個字一個字看?
  因為很不湊巧的是,老娘嚐到甘美的果實了,哇哈哈~

  小學功課最不缺什麼?數不完的查字典功課,和數不完的字音字型練習卷。

  先來講查字典好了,我不明白老師怎麼那麼愛出這種作業,三四年級查生字、詞語,五六年級查成語,我那時候真心覺得他們沒有別的作業可以出了,吃飽撐著。
  因為字典看熟了,所以查字典到後來都懶的查,直接寫有沒有(嗨到爆),除非真的遇到很難的,才會查字典,可是每次查都不超過十秒(這是怎樣神一般的速度),不過很可惜,我這種天才在國小並沒有被挖掘(自以為),所以就這樣平淡的過完小學生涯。

  而字音字形呢,那時候考卷考出來的分數只比比賽選手低了幾分(他還寫過無數次),然後我就默默的想:我真是可造之才。

  而且有時候老師上課愛亂點人,被叫起來亂回答還都是對的。
  你以為這樣就是好事嗎?
  小爺還因為這樣被罵(何其無辜!)

  老師:有誰知道xxxx是什麼意思?
  全班鴉雀無聲
  老師:沒有人查到嗎?那殘你說看看是什麼好了
  我:恩......應該是當官很清廉?(不確定
  老師:(憤怒)你知道為什麼剛剛不講?!
  我:(呆


  除了成語猜意思的本事提高了一些後,為什麼字音字形可以考的不錯?
  因為我發現字音字形很愛考部首
  因為部首很難(肅穆

  你們知道那兩百多個部首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有多少不會念嗎?

  而且除了部首,難道我平常看字典的時候都白看嗎?當然不是。
  所以囉~(驕傲個什麼勁啊?)

  最扯的就是我的考運,我真的覺得我人生真是個罪惡,一直在消耗福報(茶
  每次我剛好看到很難的字,難到一段時間不去看就會忘記那種字詞,他隔天都考了.......這是何等的運氣啊(感慨


  現在人家跑來問我我國文都怎麼念的,我都打發他們去念字典(茶
  
  可是大家都以為我在開玩笑(淚)


第二節:那段在國中的璀璨生涯


  日子就這樣嘩啦啦的來到國中

  國中的時候,遇到很多恩師,這個下次再提
  

  國中有個重點就是擁有一本成語辭典,我超愛那本成語辭典的!

  我從小六開始,就很愛抄一些自以為佳言美句的句子。
  然後從白話文慢慢轉為簡潔用字的半文言文。

  例如:國小↓

     可以吃一時的苦,就不必吃一世的苦

     國中↓

  堯舜生,湯武淨,五伯七雄丑末耳。漢祖唐宗也稱一時名角。其餘創業興基,大都扛旗打傘跑龍套。
  四書白,六經引,諸子百家雜曲也。李白杜甫能唱幾句亂彈。以外咬文嚼字,不過沿街乞食鬧蓮花。

    後來就瘋了↓

   巴浦洛反應、布朗運動、大明宮詞:瞧!又是一群送死的。 勇於敢者殺,勇於不敢者活  太子詹事  甘羅十二拜相  御劄 細作 節鉞 晏駕
  翦其羽翼,斷其枝葉,縛其手腳,困其意者,此為四面絕網,縱有翻天覆地之才,安能脫我掌控?          四元玉鑒 鳩工  離鸞操 猗蘭操
  座敷童子 恰巴 格桑花 老竹大方 黃極光行大法
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 
  一羽不能加,輕塵不能落


  我的筆記本也從大家看完會發出:「哇!好多很讚的佳句」變成大家看也不想看的半文言文(其中夾雜詩詞曲),再變成大家想看也看不懂,因為根本不知道我在寫什麼的筆記。


  而筆記會做成這樣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瘋了(並不是)。因為我短期記憶力很好(唯一有自信的技能),所以我看完一本書,我可以和別人侃侃而談裡頭的每個人物的名字、故事背景、這本書要訴說什麼(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嗎),還有其中特別注意的佳言美句(例如:茶之心,雅靜寂寥。以茶代酒冷暖自知,是謂雅;心無旁鶩純靜無波,是謂靜;視上自有繁華三千,到底與我何干,是謂寂寥。)(好啦,小姐就愛這味),而那些句子都可以一字不漏背起來。


  可是三個禮拜過去後,老娘抱著腦袋驚恐發現我什麼都記不住,只記得中心意思!天啊~~!!

  所以我就養成:哇~這好特別哦~然後抄下來的習慣。

  所以你才會在上面看到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」這些東西,因為太特別了有沒有。

    好,回到正題(你也知道你離題很久了?)  


  所以我看到那本成語辭典(國文老師放在班上讓大家可以方便查閱)就驚為天人(?),下課的時候很愛翻。
  因為裡面除了成語解釋居然還有成語出處,重點釋出處是原文,也就是文言文!
  這真是太讚了!  

  然後我就捧著那本默默據為己有的成語辭典(班上表示:國文不會,與其去查字典,還不如問殘)讀得津津有味(這孩子病得不清)
  
  以此奠定文言文的基礎。

  然後國中的國文老師也很愛考字音字形,依然考得很不錯(不論你考難詞或成語,我自巍然不動傲然而立 XD)
  平常考卷也是沒考低於九十分過(結果基測國文沒滿分啊啊啊啊啊摔!)
  


  即使後來念到高中,我發現國小國中累積下來的國文底子,已經足夠我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了,回首來時路,驀然驚覺自己沉浸在國文的世界裡已經不可自拔超過六年了。


  不過當然的,國文要好,不能只有語感好、詞性好,成語也要好。
  成語要怎麼好呢?重點是歷史要好、文言文要好。
  因為成語本身就是一個歷史,你聽到一個成語就可以快速的講出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,那你就成功了。(因為還有一堆人名要記)
  像結草銜環這種簡單的成語,包含了魏顆的老丈人結草和楊寶的救的鳥送玉環兩個故事,而六韜三略是指文韜、武韜、龍韜、虎韜、豹韜、犬韜和兵書上下中卷。更遑論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了。


  你說,你都念成這樣了,你歷史能不好嗎?
  你歷史好了,你成語還會爛嗎(攤手



0 Responses

張貼留言

請在DISQUS留言